崔骞没穿朝服,而是着一袭玄色战袍,腰间悬着象征瑞国公府的玉佩。他本在北地监督打扫战场并收尾,此刻突然回京,着实令人意外。待崔骞行至殿中,皇上也进了大殿,他向上首的龙椅恭敬一拜,秦诺则微微颔首,示意他起。
这话可以说是毫不客气,不仅说满朝堂的大臣得罪不起裴将军,更影了皇上识人不明,毕竟皇上刚刚已经打算决定了。是以殿内顿时嘘寒若栗,众人皆不敢言。裴拓气得脸色铁青,正反驳,却见崔骞又:"若圣上如今实在无人可用,且诸位大臣也确实没有一人能胜任,不如让臣去办这件事。臣定当秉公
秦诺闻言甚悦,又:"此番北上,爱卿办事妥帖,朕心甚。"说罢,他挥了挥手,一旁的内侍打开一份圣旨宣读,赏赐了一些金玉绸缎之类的东西。
崔骞并不接话,继续:"圣上明鉴,裴氏与陈国公的弟弟素来交好,王大人此番举荐,难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。况且,陈璃乃是亡国皇子,谁知他心中是否仍有异志?若让他主持此案,恐怕难保公允。"
崔骞跪地接旨:"臣不敢当陛下厚爱,惶恐之至。"
闻言,哪怕是那些朝中重臣都变得神色紧张,众人纷纷噤声。这个混世魔王怎么回来了!
秦诺示意他说下去。王央继续:"依臣之见,此事关系重大,需要一个公正无私之人主持。臣以为,陈国公的弟弟,九公子陈璃颇为合适。他与各方都无利益牵扯,又才学兼备,定能妥善理此事。"
夜色渐深,月光如纱,洒在两人上。御书房内的烛火摇曳,将两交缠的影映在屏风上,显得格外暧昧。
此言一出,殿内顿时沸腾。这可是个好差事,孙氏如今再也没有复起的可能,又不得罪人,又能在皇上面前脸,不少大臣都跃跃试,想为自己或自己的派系争取这个机会。有的直接推荐自己,有的则举荐亲信,一时间争论不休。
裴翎闻言,面色不变:"在下并不曾得罪过崔大人,不知崔大人此言何意?"
"国公辛苦了。"秦诺开口,"连夜赶回,想必甚是劳累。"
此言一出,不少大臣面不悦之色。正当有人要出言反对时,现任禁军统领的裴拓突然站了出来。他瞥见秦诺听到陈璃之名时眼中闪过一丝亮光,心中暗喜,想必皇上是赞同这个主意的,既然心上人都赞同这个想法,那自己必须让他如愿以偿,于是连忙开口:"臣附议。九公子学富五车,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。"
次日清晨,晨钟甫响,百官便络绎不绝地涌入金銮殿,准备参加早朝。殿外晨未消,殿内却已人声鼎沸。趁着皇上还没来,众臣正低声议论着这几日的大案,忽然有人高声唱喏:"瑞国公到!"
只见一极为俊美的青年男子阔步而入,神色从容。他乌黑的长发随风飘动,衬得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更加白皙。狭长的凤眼为面容增添了些许阴柔,其中更闪烁着傲慢的光芒,却也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狠厉。鼻梁直,薄微抿,出几分倨傲与轻蔑。在大堂中行进得缓慢从容,好像在自家的大厅里行走一样。目光更是不曾在侧的任何一个大臣上停留,好像这些人在他眼里本就入不得眼一样。
崔骞恭谨回:"为圣上分忧,臣万死不辞。倒是圣上日夜为国劳,今日一见竟比臣离京时清减了不少,还望圣上能保重圣。"
秦诺听罢,正拍板定案,却见瑞国公崔骞突然踏前一步,冷笑:"呵,几日不见,裴将军真是权势滔天啊,就连南乡侯也不逞多让,怎么,裴氏如今在我大周的朝堂之上是要一手遮天了!"
就在此时,太常寺卿王央出列,他儿子现在在裴翎手下当差,王央一拱手:"圣上,臣有一言。"
璃重返朝堂的机会可遇不可求,这次不抓住,他不知还要在家赋闲到何时。
待崔骞退回班列,秦诺环视群臣,沉片刻,开口:"诸位爱卿,如今孙氏已进京,接下来就是审讯调查的事宜了。不知诸位可有合适人选?"